close
書名:人為什麼活著
作者:稻盛和夫
整本書要以持戒、布施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觀念為整本書的主軸。
持 戒來控制自由和欲望的濫用;布施也就是幫助他人以慈悲心對待宇宙萬物,世間萬物皆為平等,無誰之大小;忍辱是忍耐和因應各項變化來強化自己的心智;精進凡 是求進步,在生活中無論動植皆為了生存在努力的活著,活著中再求進步創造自我價值;禪定為達到最後般若,也就是悟得宇宙的真理,達到開悟的境界。
他建議青少年要多多勞動,
不要給予太過的自由,如缺乏勞動就會起邪思,因無所事事就有可能胡做非為,不管是自願或強迫性的皆有其磨練的意味,在勞動的過程減少了欲求也無思在去胡思亂想,同時也可以養成勞動的精神,才可以創造更新的作為。
為他人貢獻,能如此表示願意為人付出,待人為仁,厚實內涵,無形中品德提昇,同時也讓生存再獲得到意義。
忍辱的能力,每一項的成功來自於無數次的失敗,能經得起失敗的能力,才能獲得到最後的成功,如無法忍受失敗,失敗終歸是失敗。人無百日好,災難來時要能忍耐,將受辱成為好的動力,為了能有所為,將會造就另一番成就。
在苦難中學習,達日後的的成功,起因稻盛也是如此,他舉例早期生活不易,資源匱乏,苦難的家庭中造就無數在事業成功的業主,因為他們要有所為,忍辱而行堅持到底,最獲得事業的成功,然這非是終點,能布施讓活著更能快樂,施比受有福,至少你多餘的能力為他人服務。
人生的目的提昇人性的品質,磨練人的靈魂,其實品質的提昇將會更能感受到活著意義,也將能更能坦然面對死亡,留給世人崇高的懷念。
他提供一個去煩惱的方法:
-
更加倍的工作,無心去思索煩心事
-
保持謙虛絕不驕傲
-
每天自我反省而並不是煩惱
-
懂得知足與感恩
-
秉持他人可以比自己好的觀念
全站熱搜